新闻中心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正文

强国有我青春舞 匠心筑梦社区情
音乐学院学子赴高望社区开展“万名大学生进千站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

作者:贺亚莹 摄影:贺亚莹 来源:音乐学院  发布日期:2025-06-30 

六月的望城,热浪裹着蝉鸣,却挡不住青春与艺术的热情。6月25日至26日,音乐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学子走进望城镇高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,以专业为基、以创新为翼,开展“强国有我、青春有为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暨2025年“万名大学生进千站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。学生团队聚焦社区中老年舞蹈队需求,通过科学化动作规范与创意化编排设计,助力两支舞蹈作品《美丽中国》与《劲舞开跳吧》质量提升,为社区文化振兴注入高校智慧,谱写出一段“高校反哺基层、艺术赋能文化”的生动篇章。

专业赋能:从“基础训练”到“特色编排”的双向奔赴

针对社区舞蹈队现有作品《美丽中国》动作不齐、表现力不足的问题,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化身“舞蹈医生”,将课堂所学转化为“看得见摸得着”的实用技巧。志愿者们先将舞蹈分解成小节,逐段纠正动作节奏,通过“打节拍数步法”统一队员的抬手转身时机,用“手势暗号提示法”强化动作连贯性。

在比赛曲目《劲舞开跳吧》中,学生团队以“牛”为灵感内核,将传统文化符号与奥运健身理念深度融合。原创动作设计中,既保留了规定动作的规范性,又创新融入“牛角顶天”“踏步扬尘”等拟态化编排,既契合主题又凸显创意。

图片1

实践育人:艺术反哺基层,共筑文化家园

活动中,学生团队践行“教室即实验室,舞台即课堂”的教学理念。白天在排练厅反复打磨动作细节,夜晚通过“云协作”整理编导笔记,针对社区队员年龄特点,开发“分段式教学法”,将复杂动作拆解为“基础模-强化模-组合模”,确保学习效率。

经过两天的教学与排练,社区舞蹈队已初步掌握两个舞蹈节目的编排。社区工作人员曹玲玲表示:“高校师生的专业指导,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更有信心,争取在舞台上展现社区风采。”舞蹈队队长孙老师也提到:“分解教学的方法特别适合我们,现在队员们配合更默契了,大家都盼着在比赛中拿出好表现。”

图片2

高校担当:以专业服务社会,书写青春答卷

此次志愿服务行动是音乐学院深化“五育并举”、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。学院团委书记贺亚莹表示:“我们以舞蹈为纽带,将高校艺术资源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,既让学生在基层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、厚植家国情怀,也让艺术突破剧场围墙,在市井街巷中焕发温暖力量。”未来,团队将持续开展“社区艺术课堂”、“美育工坊”等系列活动,构建“高校-社区”长效联动机制,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持久鲜活的青春动能,以实际行动响应“万名大学生进千站”的号召。

图片3

夕阳西下,排练厅的镜子映出一张张笑脸,那是大学生眼里的热忱坚定,是社区居民眉间的舒展欢欣,更是新时代青年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的庄严承诺。这场“青春+社区”的双向奔赴,以艺术为笔墨,在祖国大地上书写着“强国有我”最温暖的青春答卷,为2025年“万名大学生进千站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。